一位82歲高齡老人因患上難治性氣胸輾轉多家醫院求治,病情沒見好轉,在入住上海天佑醫院呼吸內科后,在副院長、學科帶頭人周紅梅教授帶領下,為他實施“內科胸腔鏡下治療”,很快順利出院。若是在一年前,遇到這樣的患者,天佑醫院會建議他再去上級醫院就診,來回“折騰”不說,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。但現在,通過引進學科帶頭人,打造重點學科,一些難治性疾病在天佑醫院就可以得到很好治療。


學科與人才建設是上海藍生腦科醫院公司著眼長遠的發展戰略。自去年9月開始,公司組織實施重點學科和卓越人才隊伍建設“三年行動計劃”,出臺了相關文件,并設立專項基金對旗下醫院進行實打實的扶持。“卓越人才計劃”就是面向全院臨床一線的醫、藥、護、技人員,秉持以人為本,德才兼備,分級培養,分類實施,全程跟蹤,定期考核等基本原則,通過三年周期的建設,培養優秀學科帶頭人、學科帶頭人后備人才和中青年學術骨干,以此來加強學科人才建設,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。
.jpg)
▲蔡劍飛院長做醫院重點學科和人才建設動員
一年來,天佑醫院按照公司要求并結合“155學科發展計劃”,先后對10余個專科進行“培育”,有計劃地引進學科帶頭人并給予重點扶持,多位學科帶頭人脫穎而出,并帶出一批優秀的后備骨干人才,先后有神經內科、康復醫學科、中醫科、呼吸內科等專科特色快速形成,學科優勢開始突顯。
.jpg)
▲重點學科和卓越人才答辯評審會
6月下旬,公司組織召開了重點學科和卓越人才答辯評審會。天佑醫院神經內科、康復醫學科、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脫穎而出,獲評公司首屆重點學科,黃樹其、劉龍、陶泉、戴德堅、周紅梅五名學科帶頭人獲評首屆卓越人才(優秀學科帶頭人);王雪、王宗文、沈原、王炳輝獲首屆卓越人才(優秀學科帶頭人后備人才);王坤偉、沈雷、沈穎婧、賀洋洋、賈道遠、梁珠陽、張穎獲首屆卓越人才(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干)。

▲卓立強董事長為卓越人才頒證
7月25日下午,在公司2020年中期工作會議暨學科與人才建設推進會上,卓立強董事長為卓越人才頒證,并和蔡劍飛院長一起與重點學科帶頭人簽約,為重點學科授牌。

“學科建設是醫院發展之本,而人才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靈魂。”蔡劍飛院長介紹,實實在在的激勵機制和資金支持,打造了一個良好的平臺,讓優秀的學科帶頭人進得來,留得住,能發揮所長,重點學科的特色優勢開始顯現,帶動了中青年骨干隊伍發展,學術成果不斷涌現,業務內涵不斷豐富和提升。
周紅梅副院長是天佑醫院2020年初引進的學科帶頭人,她原是廣東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,主任醫師、碩士生導師、教授、學科帶頭人。入職天佑醫院后,呼吸內科很快開展起了“內科胸腔鏡手術”,填補了天佑醫院在內科胸腔鏡技術方面的空白,讓呼吸內科具備了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的實力。

▲周紅梅副院長在做胸腔鏡手術時的情景
神經內科黃樹其主任、副院長,副主任醫師、副教授、醫學博士,原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神經內科專家,是天佑醫院較早引進的學科帶頭人之一。在他的帶領下,天佑醫院神經內科近兩年里先后通過中國卒中學會、中國卒中中心聯盟辦公室“卒中中心”認證,是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協同創新網絡成員單位,為學科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。
.jpg)
康復醫學科是天佑醫院最早的重點學科,在陶泉主任、副院長的帶領下,幾年時間發展成為擁有床位180余張,內設三個病區,醫技護人員110余人的重點學科,1300余平米的康復大廳可一站式開展系統、全面的康復訓練和綜合治療,在區域內具有明顯優勢。
.jpg)
目前,醫院155學科建設計劃中的1個中心已經形成,帶動了相關學科的快速發展。在一批學科帶頭人的帶領下,科研項目、專利技術、課題申報等多方面收獲頗豐。今年五月,泌尿科李愛華主任發明的“分體式膀胱腎盂碎石切割鏡”技術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。2020年天佑醫院申報3項實用新型專利;申報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、市醫院協會管理研究基金5項,獲批管理研究基金1項;申報市衛健委科研項目10項、市衛健委中醫藥科研項目2項,獲批市衛健委課題青年項目1項;共發表論文5篇,其中SCI2篇,編寫教材1部。

▲分體式膀胱腎盂碎石切割鏡”專利證書
“學科建設初具規模,學術研究方面已走在了上海社會辦醫的前面。下一步將要加大力度引進學科帶頭人,通過擇優立項、重點投入,經過三年建設周期,初步形成一批上海市有影響、國內先進,具有顯著專業技術特色和優勢的重點學科。”蔡劍飛院長對未來的學科和人才建設充滿了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