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非常感謝關教授,是你治好了我的的老毛病,謝謝你,謝謝你!”
一位女士把一面題有“醫德高尚 妙手回春”的大錦旗送給了關桂春教授。
今年四十八歲的陳吉女士(化名)是四川綿陽人,嫁到浙江與丈夫一起創業,生意做得紅紅火火。可是,常年的工作辛勞使她落得一身的病。前兩年,她感到脊椎和關節越發疼痛難忍,有時疼痛得猶如“芒刺在背”般站立不起,無法工作。于是,陳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四處求醫問診,附近省市的大醫院都走遍了,也查不出是什么毛病,吃了止痛藥終歸是“治表不治里”,時不時地復發疼痛,讓她原本開朗樂觀的情緒變得越來越低落和沉默寡言。
去年中秋、國慶雙節期間,陳女士的丈夫獲悉,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疼痛科專家關桂春教授在這方面有獨到之處,雙節長假過后不久,便慕名前來找關教授診療。
關桂春教授,原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,原上海市靜安老年醫院院長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,每周一下午在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坐診,來找關教授的病人絡繹不絕,平均每天都有近百位的病人前來就診,他們來找的就是關桂春疼痛科專家。
陳女士排隊掛號問診關桂春教授。憑借50多年的專業經驗,關教授診斷為脊椎盤突出,引起對脊椎神經壓迫受累導致疼痛,最后,關教授采用“腰神經管注藥”給她打了一針針劑。沒多久,陳女士沒想到,效果特別明顯,那種時隱時現、“透心一樣錐刺骨后背”般、難以忍受的疼痛居然出現的頻率減少了,疼痛感也開始變輕了。
經過近一個月四周,每周一次的治療,在關教授的助手張醫生的協助下,陳女士脊椎和關節疼痛的老毛病不再復發了,病痛癥狀解除了。而且,總費用才幾百元,這讓陳女士及其丈夫感到性價比特別高。
“我感到好像千斤重擔被卸下來了一樣,特別輕松,腰桿子也硬朗起來了!”陳女士這樣回憶道,“以前,丈夫叫我少操勞,可是我總是閑不住呀,能幫丈夫多做點事就多做點。”

▲ 一面錦旗,寄托著病患的信任與感激
陳女士和丈夫商量,要給關教授送一面錦旗以表示感謝,跟丈夫一商量兩人一拍即可。于是,便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。

▲ 問診病患,對癥治療
關教授從事骨科醫療已經有50多年,這么多年來,關教授治療的病人不下數十萬人,僅僅通過口碑傳播,關教授走到哪兒,哪里就迎來不少病人掛他的號、到他坐診的門診室前來問診。關教授和助理張醫生整天忙碌著,平均每天接待近百位病患。
關教授為人直爽,快人快語,并且在診療過程中,思路特別清晰,問診病人時聽得仔細,簡明扼要,很會“一針見血”地指出病患病痛的原因和說要注意的事項;深得病人及其家屬的信賴,很多病患表示,關教授的診斷同X光、CT,核磁共振MRI檢查相吻合。
作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的獲得者,關桂春教授總是很低調,默默無聞地工作著,課余時間他也喜歡博覽群書、引經據典,年輕人跟他談話能從中受益匪淺。
作為新希望集團旗下醫療機構的一員,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將把根植大地的新希望文化金字塔之基本準則——我們堅守陽光正向、善良守信的道德標準——發揚光大,這恰是關桂春教授的座右銘:善良守信,醫者仁心。